前往各展區>> |
展區介紹 | |
【A區-導入區】 | 【B區-1877年,台灣電信的開端】 |
A-1 天涯若比鄰 | B-1 1877年,台灣電信的開端 B-2 台灣第一條電報線路 B-6 全台電報線路的架設 |
【C區-1895年,建設與戰爭的破壞】 | 【D區-1945年,克難的年代】 |
C-1 1895年,建設與戰爭的破壞 C-5 磁石式電話機 C-6 磁石式電話交換機 C-9 海底電纜的鋪設 C-10 無線通信之發展 |
D-1 1945年,克難的年代 D-3 戰後修復 D-5 立即可以接通的電話 D-6 公用電話機的出現 D-7 史特勞傑步進制交換機 |
【E區-1950年代,供不應求的電話】 |
【F區-1960年代,跨入太空通信】 |
E-1 供不應求的電話 E-3 比黃金還貴的電話 E-4 等於14個月薪水的裝機費 E-7 良心電話 E-8 開始自製公用電話機 |
F-1 1960年代,跨入太空通信 F-3 可以看越洋轉播了 F-5 打電話服務就來 F-6 長途電話可以直撥 F-9 電話號碼簿與查號臺 |
【G區-1970年代,第一百萬具電話】 | 【H區-1980年代,快速多元的變動】 |
G-1 1970年代,第一百萬具電話 G-3 村村有電話 G-4 百萬的里程碑 G-5 交換機的更新 G-8 台琉海纜的佈建 |
H-1 1980年代,快速多元的變動 H-6 台灣第一條光纖 H-8 卡式公用電話的出現 H-11 電信之研究與訓練 |
【I區-1990年代,邁入競爭】 | 【J區-迎向新世紀】 |
I-1 1990年代,邁入競爭 I-2 中華電信的成立 I-3 BB Call I-4 第一支行動電話 I-10 ADSL寬頻網路 I-13 自有通信衛星 I-14 傳輸系統光纜化 I-15 災難中的通信 I-16 日常生活中的電信服務 |
J-1 迎向新世紀 J-2 未來的一天 |
【K區-用戶端設備】 | 【L區-傳輸媒體】 |
K-1 複雜的電信網路架構 K-2 百年電信標準鐘 K-3 何謂用戶端設備 |
L-1 何謂傳輸媒體 |
【M區-多工設備】 | 【N區交換設備 |
M-1 何謂多工設備 | N-1 何謂交換設備 |